网站首页 汝窑资讯 汝窑鉴赏 汝窑工匠 汝瓷名窑 汝窑影视 招商服务 汝窑文化 联系我们

汝窑研究

故官旧藏看汝窑

发布时间:2019-03-06来源:《紫禁城》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传世汝窑器以及出土实物极少,初步统计世界上百件有之,传世不足百件。

故宫博物院所收藏清官旧藏十五件汝窑瓷器都是流传有序的。

通过对故宫旧藏宋汝窑瓷器在宫中原藏位置、器形、数量的整理分析可以发现,

旧藏宋汝窑瓷器除收藏于避暑山庄和沈阳故宫等处外,传世宋汝窑青瓷在宫中使用或收藏的地点均集中在宫中。由此可以看出清代帝王,尤其是乾隆皇帝对宋汝窑的重视程度。

(蔡毅,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宄馆员)

宋代是中国陶瓷生产的黄金时代,此时期的陶瓷生产多以釉色取胜。彩绘装饰比较少见,多模印、刻划装饰,单一釉色将模印和刻划纹饰表现出若隐若现的装饰效果。汝窑的烧造非同凡响,它改变了芒口覆烧的工艺,演变了垫烧工艺,运用小如芝麻的支钉的支烧方法,采用天青釉装饰,颜色温润细腻,色如天青。南宋人叶寘在《坦斋笔衡》中曾有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州为魁。」其他如陆游《老学庵笔记》、周輝《清波杂志》、周密《武林旧事》等文献中还有关于「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唯用汝器」,「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等记载。这些都说明北宋宫廷在改用汝州青瓷之前,当地原有青瓷已具备相当成就,而汝窑瓷器即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御用佳器,并以其独特釉色居于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此外,汝窑瓷器迄今为止在宋代墓葬中还未见出土,这与汝瓷作为宫廷用瓷、严禁流传民间的规定也是相符合的。

汝窑的发现

汝窑的窑址长期未能发现。陈万里先生根据多年窑址调查的经验,提出汝窑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冯先铭先生也提出汝窑在河南宝丰清凉寺的说法。叶喆民先生在一九八五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郑州年会」上公开发表文章,首先指明宝丰清凉寺应是发现汝窑窑址的重要线索。

在提出汝窑的产地在宝丰清凉寺之前,相关历史文献中对于汝窑的记载一直未断。早在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中就曾说道:「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明代谷应泰《博物要览》内也形容汝窑说:「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清代朱琰《陶说》讲道:「汝本青器窑。」明代田艺蘅的《留青日札》也说:「宋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令汝州造青窑器,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而汝窑为冠,今河南汝州色如哥而深微带黄。」根据以上观点以及历史文献的记载,一九八七年十月至十二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先对河南宝丰清凉寺瓷窑址进行了面积两百平方米的试掘,出土了大批窑具、瓷片和三百余件各类比较完整的瓷器,发现典型御用汝瓷十余件,遂将该窑址确定为汝窑遗址。而后二○○○年六月至十月,在清凉寺村内揭露面积五百余平方米,不仅发现了御用窑炉,还包括作坊、澄泥池、釉料坑等重要遗迹,还出土了大量传世品中所未见的汝窑瓷器。

汝窑的特点

汝窑瓷器的釉为失透状,釉面厚重稳定。文献中提到的宋代汝窑的釉色也叫「天青」,就汝窑制品来看,这种釉色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虽有深浅的不同,但基本色调比较稳定,变化较少,多数釉面无光泽。

另据南宋周輝《清波杂志》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其中指出汝窑用玛瑙为釉,玛瑙本是一种硅酸物质二氧化硅,正是汝窑瓷器制釉的主要成分,它与石英构造略有不同。在宝丰清凉寺附近有丰富的玛瑙矿,时至今日仍然保留有巷道,这充分说明了汝窑生产是使用玛瑙为釉原料的。

汝窑瓷器的釉面上有细密开片者俗称蟹爪纹。曹昭《格古要论》曾形容说:「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这种纹理是胎釉遇热时由于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开裂的物理现象,表现在汝窑的釉面上,则是如蟹爪走在泥砂地上产生的痕迹。汝窑釉面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若用十倍以上放大镜观察,可见釉中含有稀疏的气泡。

香灰颜色的胎体也是汝窑瓷器另一大特点。汝窑胎质细腻,浅淡的灰色构成其胎体的主要颜色。作为陶瓷器物骨架的构成部分,原料、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三者相互作用,产生的这种温润如脂粉的汝窑胎体结构是其他窑口所不能比及的。《南窑笔记》有云:「汝窑,北宋出汝州,有深淡月色二种,有有纹片者,有无纹片者,紫泥骨子,釉水肥厚莹润,骨肉泛红色,间有桔皮棕孔。今景德仿做,用里乐釉入青料少许,以不(音敦)泥为骨,多鱼子纹者,略得遗意矣。不泥者,不子素泥也。」

汝窑瓷器在制作上的最大特点是裹足支烧。高濂《遵生八笺》形容这种作法是「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比较形象。裹足支烧工艺虽然在五代越窑已有之,但是在解决支钉痕大小的问题上汝窑作出了新的成绩,汝窑支钉之小如同芝麻粒一样。

汝窑瓷器的圈足外撇,是其造型上的一大特点。这种圈足样式宛如盛唐、五代的金银器一样外撇,为瓷器本已普通的造型平添几分金属器皿的感觉。

「旧窑器」与「新窑器」的关系 

北宋宣和五年(一一二三年),徐兢在《奉使高丽图经》内谈到陶炉时,曾说:「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以此物藏精艳,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中国陶瓷史》中引用陈万里先生推断「新窑器」是对「旧窑器」而言的话,据以反问「旧窑器为何物」。并且认为「旧窑器即是耀州青瓷」。笔者一九九五年对五代时期的耀州窑调查和观看五代时期耀州窑的发掘标本,发现五代时期的耀州窑的标本中确有一批与汝窑造型、胎色、釉色相类似的器物类型,同样是天青釉,同样是支钉烧,支钉痕迹比汝窑稍微大一点。可以说明「旧窑器」应是指耀州窑,其圈足外撇(与当时的金银器一样圈足外撇),但是器物外壁略厚,釉面不如汝窑器莹润。从五代出土的耀州窑的器物看,它的烧成工艺来源于五代时期的越窑。通过这样对比,徐兢在《奉使高丽图经》内谈到「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陈万里先生以及《中国陶瓷史》所言「旧窑器」是就耀州窑和汝窑的对比而言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旧窑器」所指应不是宋代耀州窑的品种,而是五代耀州窑的器物。就此亦可推断,五代时期的耀州窑当是汝窑的前身。其实此推论与一向为后人引用的南宋叶寘《坦斋笔衡》所说「本朝以定州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这段记载并不矛盾。这段记载表明汝窑在当时有着被称为魁首的优越地位,「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则说明河北各地都有烧造这一历史情况。就目前所知,五大名窑中的汝窑传世珍品已十分罕见,而早在南宋时叶寘的《坦斋笔衡》和周輝的《清波杂志》内,已有「近尤难得」的记载。

清宫旧藏的汝窑

目前所见汝窑器主要是槌瓶、胆式瓶、玉壶春瓶、梅瓶、水仙盆、盘、碗、奁、洗、盏托等若干类器皿。目前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的品种主要为樽、盘、碗、三足洗、洗等。其中洗十件,盘四件,碗一件,樽一件,三足洗一件。目前关于汝窑的传世数目有两种说法,一是根据《中国陶瓷史》的说法,认为传世不足百件。另一种说法是上海博物馆出版的《汝窑的新发现》中列举了传世汝窑瓷器六十五件,且注明了出处。根据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统计,目前已知传世汝窑瓷器为七十七件。另外根据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馆二○○九年十二月「传世汝窑青瓷一览」的统计,世界范围内收藏的传世汝窑共计七十四件。目前,故宫博物院收藏传世清宫旧藏「故字号」汝窑瓷器十五件(另有两件为一九三五年郭葆昌捐献。尚有一件原清宫旧藏借拨给了国家博物馆,实际流传有序的汝窑瓷器故宫博物院现藏有十七件),另外属资料性质的汝窑瓷器一件(孙瀛洲先生捐献,底刻「丙」字)。

十七件传世故字号汝窑瓷器分别旧藏于如下地点:

「芥字号」─造办处、重华宫厨房存放两件 

清初在紫禁城皇宫内廷养心殿置造办处。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年),除裱房等留在殿内外,其余迁至慈宁宫茶饭房。康熙三十二年开始设立作坊。康熙四十七年(一七○八年)全部迁出养心殿,后又将部分作坊设在慈宁宫南、白虎殿(已废)北的青瓦建筑里,负责制造各种物品。造办处设管理大臣两人,总管郎中两人,员外郎两人,主事、委署主事各一人,库掌、委署库掌二十四人,笔帖式十五人。还设首领太监两名,太监二十一名,负责造办处匠役进宫修造事宜。造办处下设馆、处、作、厂等作坊,分工明确,设催长、副催长、委署司匠、库守、苏拉等,承应各项差务,所属各种匠役约二百名。

内廷西六宫以北五座院落统称为乾西五所,始建于明初,与东路的乾东五所相对称,由东向西分别称为头所、二所、三所、四所和五所,每所均为南北三进院,原为皇子所居。清代乾隆皇帝即位后,将乾西二所升为重华官,头所改为漱芳斋并建戏台,三所改为重华宫厨房,而后拆建四、五所改建建福宫及花园,从而彻底改变了乾西五所原有的规整格局。

「籠字号」─南库四件与「劍字号」─乐寿堂、遂初堂一件

乐寿堂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其南是养性殿,其北有颐和轩。清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建成,嘉庆七年(一八○二年)修葺,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重修。乐寿堂仿长春园淳化轩规制,其南北庭院东西廊壁嵌敬胜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为退位后的寝官,御题「座右图书娱画景」联句,故此堂亦称宁寿宫读书堂。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阁为寝室。

遂初堂位于宁寿宫花园中轴线上,古华轩后,为宁寿宫花园第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嘉庆、光绪年间重修。乾隆御笔匾额,典出晋孙绰之《遂初赋》。乾隆皇帝曰:「宣祖(康熙)临御六十一年,予不敢上同皇祖,是以践阼之初,苍天默祝,至六十年即拟归政,冀得遂初心愿,如践阼之初所盟宿忱。」故命名为「遂初堂」。

 

「成字号」─ 斋宫、诚肃殿一件

斋宫在紫禁城内廷乾清宫的东面,西六宫区的南面,与乾清宫西面的养心殿区域两相对应。此区域院落为清雍正朝修建,为皇帝大祀典礼之前在宫内斋居的处所。

斋宫区院落前为斋宫门外院落,斋宫门内为斋宫与其后殿诚肃殿,前后二殿以东西游廊连接。

皇帝宿于斋宫举行斋戒期间,斋宫丹陛前会设立斋戒牌和铜人,皇帝与陪祀大臣都佩戴斋戒牌,各殿宇门前也悬斋戒木牌与帘额。

「夜字号」─ 颐和轩、重华宫厨房一件 

颐和轩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南有乐寿堂,北为景祺阁,轩与阁之间有穿廊相连,形成工字殿。颐和轩建于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嘉庆七年(一八○二年)、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一年)两次重修。

颐和轩面阔七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前檐出抱厦五间,后檐出抱厦三间。除前檐抱厦外,余各间均出廊。前檐抱厦明间、东西次间开敞,形成较深远的前出廊,东西稍间装板墙,南面为槛墙、支摘窗。轩明间为五抹头槅扇门,次间为槛窗,上为步步锦支窗,下为方玻璃屉窗。稍间为步步锦支摘窗。后檐抱厦次间、山面轩稍间、尽间均为槛窗。明间有穿廊三间,北接景祺阁,穿廊明间东西向开门,可通轩北东西两小院。轩东西山面廊南北封装,设有小门,西廊外建有如亭及围廊,形成小院。

颐和轩前月台左侧设有日晷,月台接甬路与乐寿堂相通,甬路两侧各设琉璃花池。轩两侧有游廊连接乐寿堂,廊壁镶嵌敬胜斋帖石刻。

「鳞字号」─ 慈宁宫东跨院、古物馆库房一件

「號字号」─ 宁寿宫、体和殿、蹈和门内西北屋一件

宁寿官位于皇极殿后,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年)。初为宁寿宫后殿,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至四十一年将前殿建为皇极殿,原匾额移至后殿,遂改称后殿为「宁寿宫」。

体和殿位于西六宫的翊坤宫之后,原为翊坤宫的后殿,清光绪年间将此殿改为前后开门的穿堂殿,名曰「体和殿」。殿为黄琉璃瓦硬山顶,面阔五间,前后开门。东两间相连,慈禧太后居住储秀宫时曾在此进膳。

「總字号」─ 外廷洪宪馆两件

一九一一年清逊帝溥仪退位后居住于紫禁城内廷,外朝由北洋政府接管。一九一四年二月四日成立了古物陈列所,所址设在紫禁城外朝部分。此前,当时的内务部与逊清皇室将盛京(沈阳)故宫、热河(承德)离宫两处所藏宝器二十余万件运至紫禁城,然文物存放之地尚未解决。时内务部与外交部协商批准从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中拨出二十余万元建文物库房,其基址选定在原成安宫基础上。当年六月开工,历时一年,于一九一五年六月正式建成,交付使用,这是中国近代建成的第一座专门用于文物保藏的大型库房。库房为两层楼西洋式建筑,其中所藏集历代古物之萃,青铜、书画、陶瓷、金玉,至珍且奇,因定名曰「宝蕴楼」。一九四七年,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宝蕴搂所藏文物遂逐步移出。

 

 

其  他

另有留字号(未参加南迁文物)一件,原藏古物陈列所。外借国家博物馆一件,旧藏地点不详。郭世五(郭葆昌)捐献两件。

综上所述,通过对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的十七件汝窑器物分析、排比,以及对其传承过程的追考,结合当时清代乾隆皇帝对这些汝窑器物的褒奖和赞誉,可以明确得知,当时部分收藏到皇宫中的宋汝窑瓷器来源于进贡或是呈献。清代对宋汝窑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对某些历史文献的解释,以及对汝窑瓷器的欣赏。这是一种历史的局限性,通过这次解读可还原当时人对汝窑的认知,也是对现代人通过科学手段对汝窑调查、发掘、整理的肯定─正是诸多现代陶瓷研究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才使我们能够看到如今汝窑的历史全貌。

 

 

 


相关资讯

精品汝瓷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