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9时许,一场风雅之宴在平顶山市宝丰县九道宝瓷文化艺术中心开启。由中国青年茶人委员会委员、中国茶文化推广专项基金副主任、全国最美茶艺师敬贤主讲的《宋瓷的极简主义美学思想》精彩开讲。宝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白杰,宝丰县汝窑瓷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吕艳慧到现场聆听。宝丰县部分汝瓷大师、高研班部分学员、作家协会部分会员及汝窑瓷业发展中心、九道宝瓷全体职工等60余人纷纷到场参加。
“非常高兴能够来到汝瓷原产地平顶山宝丰,与大家一同分享宋瓷的极简主义美学思想。”敬贤说,“美学是一个哲学概念,那么它对汝瓷的发展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从北宋文人风骨徐徐讲起,进而引出在宋代空前繁荣的文化背景下,汝窑传世器的器型有何特点。
到场嘉宾们跟随敬贤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透过屏幕欣赏着一件件优雅端庄的汝窑传世器和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宋代画作。在敬贤老师轻快幽默的解读下,大家深入了解了宋代极简主义美学在器物上的命名艺术、造型艺术、胎骨胎色等,对宋人精粹的美学历程以及赋予陶瓷器物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极简美深感折服。
“各位老师们,汝瓷在生活中你们都是如何运用的呢?”互动环中节,敬贤老师与在场嘉宾展开了热烈讨论。有的用于收藏,有的用于陈列,有的用于插花……那么宋人又是如何对待这些瓷器的呢?《文会图》《十八学士图》《十二美人图》中那一处处细腻描绘的生活场景,无一例外地将所有不同类型的瓷器物尽其用。香炉用来插花、茶杯配有底托、水仙盆用珊瑚制品承载、碗类用来温酒……如此精细化的使用,不仅仅反映了宋代社会物质生活的繁荣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更体现出每一件陶瓷器物在使用中对美学艺术的表达。
言有尽而意无穷,敬贤老师在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借助一系列宋代画作和陶瓷器物,深度剖析了宋瓷的极简主义美学,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陷入了思考。美学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它能够通过一种审美生活方式来感知美、表达美,拓展我们对美的认识。这对于汝瓷的创新发展而言具有深远意义,宋代的美学思想曾令汝瓷登上巅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发掘美学的无数种可能,让汝瓷的极致美与生活更好地相融,真正让汝瓷走进千家万户。(图/王帅涛 胡源)